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评价指南》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明确了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细化了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
划重点:·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备考
·控制考试次数,不得公布成绩和排名·不得违背学生个人志愿组织要求学生普遍选考特定科目,坚决避免功利化选科选考·保证劳动课不少于1课时/周,设立劳动周
·不给年纪、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
·坚持参加体育运动
·掌握1-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建议一:家长要提早着手给孩子准备素质类的成果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有这样一句话: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进一步优化选考科目要求,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这一次的评价指南中也提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作为评价主要内容。
这意味未来高考可能实行综合分,比如高考成绩占据一定比例,各种素质类成果占据一定比例,老师的日常打分占据一定比例。
普通家庭的孩子,要尽量提早准备一些素质类成果,毕竟咱们不能让孩子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落后太多。
建议二:未来艺术教育有可能纳入高考,要尽早准备。
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将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及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此次改革计划,到2022年,美育(美术、体育)中考将全面覆盖。
1月10日公布的这份评价指南中有一条是:学生需掌握1—2项艺术技能。
种种迹象表明:美育进高考已成定局。
红花少年,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红花少年拥有中国关工委的官方权威授权,学员每学完一级课程,即可参加中国关工委的系统等级测评,颁发国家级事业单位权威证书和测评报告,可计入学生成长档案。
中小学生的艺术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中小学生升学的重要参考指标。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部对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是配套中考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国家和教育部把综合素质等级测评纳入中考和高考录取参考依据,学生取得优秀特长生艺术素质测评证书可以作为艺术素养考核内容的一部分,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及时客观地记录学生发展中的行为,为综合素质测评增加得分选项。
新一轮中考和高考改革就是要打破过去不科学的加分选项,从综合素质方面推进改革,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